How to include numbers in your CV to highlight your performance? 數據分析師教你如何在履歷中加入數字量化你的表現

Photo by Gabriel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年後轉職潮又到了,想要更新履歷找新工作或是剛準備出社會的你是否遇過以下情況呢?

  • 打開塵封以久的履歷卻不知從何下手,明明過去一年焦頭爛額忙了一堆project卻不知道如何在一張A4紙中highlight出自己的表現
  • 平時的工作內容跟數字八竿子打不著,但看上的職缺都說要在履歷上看到量化的表現, 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寫….
  • 盡量在履歷的工作內容中加上數字了,但為什麼面試我的主管卻還是看不懂我的表現是好或不好呢?
  • 我覺得我做的campaign成效超好啊,可是為什麼流量增長只有1%,這樣寫在履歷上看起來超遜怎麼辦?
  • 我的專案沒有在最後的成效報告,主管都是事情有做完就好,這樣的項目加在履歷上該怎麼寫才好

如果你有以上的困擾,那麼讀到這篇文章或許對你會有些幫助!文章裡將會告訴你:

  1. 為何要在履歷中加入量化表現
  2. 如何簡潔扼要的將數字加在履歷中的工作內容中
  3. 如何加入比較級以彰顯你的工作帶來正面成效
  4. 常見的錯誤表達方式及改善的方法
Photo by Antoine Dautry on Unsplash

為何要在履歷中加入量化表現

當你在公司的官網投下履歷後,同一個職位中人資可能會收到上百封的履歷,因此人資僅能用非常短的時間快速掃瞄你履歷中的關鍵字,檢查你是否符合他們所要找的人。這些關鍵字可能包括你的技能、學歷、語言能力、做過的專案、會使用的工具和程式等。

試想看看公司開出了一個缺需要有領導能力的人選,人資從一百封履歷中挑出了二十封有提到「領導」相關經驗的履歷,當他要再從其中挑出五位人選和主管面試時,這就是加入量化表現可以脫穎而出的地方了!

舉例如下:

沒有量化的工作表現描述如 「帶領團隊開發東南亞市場」、「領導團隊策劃整年度行銷活動」、「負責和廠商洽談合作關係」、「和團隊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等。

從上面這句子來看,閱讀履歷的主管或人資會覺得你只是把工作內容寫進履歷而已,但公司想找的是能為團隊發揮影響力,或帶來實際成效的人,而上面這些例子卻無法表達出你是不是公司想找的人。

帶入量化數字後的工作表現則如帶領8人團隊開發東南亞市場,成功在一年內於3的國家中達到市佔率25%」、「領導5人團隊策劃整年度10檔行銷活動帶來超過20萬用戶下載量,活躍用戶數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0%」、「負責和國內超過30間廠商洽談合作關係,提案得標率達80%位居整團隊第一」、「和團隊想出解決問題方案,使得錯誤率降低為5%並提升客戶滿意度10%」

從上面舉例中才能看出,你做的事情有多大的規模,帶來多少的成效,成效是否為正向的,也能讓你的履歷從眾多「有領導力經驗」的面試者中脫穎而出。

如何簡潔扼要的將數字加在履歷的工作內容中

由於履歷的版面有限,一目瞭然的履歷才能讓主管和HR快速瀏覽你的工作內容後對你有第一步認識,因此簡潔扼要,句子通順,和邏輯清楚便是好履歷的重要關鍵。

要達到以上關鍵可以follow下面這個公式:

工作角色 role&內容 content&規模 scale

+成效 performance

+影響 impact

  1. 工作角色:你在這個項目中擔任的角色,可能是主導者、顧問、工程師、溝通的橋樑、對外窗口等。
  2. 工作內容:善用動詞闡述你做的事,可能是「發起」、「執行」、「帶領」、「協助」+Project內容。
  3. 工作規模:這個專案有多少人參與,跟多少廠商接洽,解決了多少個問題,橫跨多少個部門等。
  4. 成效:你做的這項工作或專案結果為何,可以用百分比(ex: 增加20%)或是倍率(ex:增長5倍)或是實際數字(ex:1 million)來表達成果,而成果的單位可能是營業額或利潤(sales revenue, profit) 或是活躍用戶數(active users)或更好的轉換率(conversion rate)等,依你的KPI而有所不同。但要了解提供實際數字通常讓人難以比較成效:想像待在一個新創團隊,幫公司產品從10個用戶增長到110個用戶相較於在一個成熟的團隊,從10000個用戶增長的10100個用戶,同樣增長的100位用戶,基準點卻截然不同。
  5. 影響:這點跟上述的成效不同在於,成效指的是你做的專案帶來的實際成果,影響指的則是在這個成果為公司或團隊帶了多少程度短期或長期的助益。例如,你幫團隊引進了一個新的結帳系統,直接成效為縮短顧客結帳總時間的20%,最後發現這季較上一季每筆客單量增長了20%,因為用戶體驗更為流暢,客戶花一樣的時間擁有更好的購物體驗進而願意買更多商品,這個就是「影響」 → 你所引進的系統不但幫客人省了時間,更為公司帶來更多revenue。

如何加入比較級以彰顯你的工作帶來正面成效

接續上述所談,沒有比較級的成效會讓看履歷的人不知道你為公司帶來的效益實際上到底多好,規模多大,同樣的數字在不同基準點下代表卻是截然不同的績效。因此,加入比較級可以讓你的履歷更具說服力,透過以下幾點來思考如何加入比較級:

找到基準點:要加入比較級,第一要先有比較的基準點,基準點可來自於

  1. 時間:相較於去年(YoY)、上一季(QoQ)、上個月(MoM) ,或是執行專案之前,例如:執行專案之後為公司帶來20%收入增長、客戶滿意度較上一季增加70%等。
  2. 空間:相較於整個團隊,或是相較於競爭對手,例如:以10%機率獲選為團隊代表,銷量佔全公司業務團隊總績效的25%等。

基準點是否可靠:選擇基準點時,是否過度量化了你的成效呢?試想在旺季時業績本來就會比淡季來得好,若用旺季比較淡季來強調自己的performance,反而會忽略了季節性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在選基準點比較時,要記得考量時間或空間的基準是否有可比性。

文字的選用:如上述所提到,可以用百分比、倍數、或實際數字搭配動詞來呈現,可以試著以下方句子來修改你的成效:

改善(improve, enhance)__%、帶來(bring, build)__%增漲、增加(increase, raise, facilitate, boost)___倍效益等

常見的錯誤表達方式及改善的方法

要記住公司在找面試人選時,想要的是有符合的學經歷和技術,有實際trackable的工作成效,以及為團隊和公司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以下重複舉出上面提過的例子,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履歷是否也有類似的敘述:

  1. 提到工作內容卻沒提到規模:「負責跨部門溝通,規劃用戶體驗流程」

問題點:跨了哪些部門?和哪些單位合作?負責指的是身為計畫執行者還是代表著團隊?用戶體驗流程運用在多少產品上?

改善方式:擔任計畫聯絡窗口(增加角色role)和產品、設計、行銷三部門溝通(增加單位數量),規劃運用於20萬用戶的新一代產品用戶體驗流程 (強調是新一代產品運用於多少用戶)

2. 提到工作內容卻沒提到成效:「帶領11人團隊制定整年度行銷計畫」

問題點:你的行銷計畫成效為何?幫公司或團隊帶來了什麼改變嗎?

改善方式:增加計畫的執行度,行銷活動帶來的成效(多少人參加,增加多少粉絲,賺進多少錢,提高多少轉換率)並加入比較級(相較於去年,幫公司帶來__的進步)

3. 提到了成效卻沒提到影響:「幫產品增加A功能使得觸及率上升20%」

問題點:觸及率上升可以幫公司產品帶來什麼樣的短期或長期的實質影響嗎?是更多的收入?更高的黏著度?

改善方式:加入長短期的影響,或許是觸及率上升為公司帶來更多活躍用戶,或是黏著度提高了使得公司增加更多收入等。

總結

以上的方法簡單的讓你了解,為什麼要加入量化指標,如何加在履歷中加入數字,如何改善數字的呈現方式,讓你的履歷能好好表達出你所做過的努力。再投出下一封履歷前,不妨試著用上述方法檢視一下自己的履歷,還可以如何展示吧!

--

--

Ahnni Wang | Sharing Expat Life in the UK

A Data Analyst and Travel Enthusiast 四處跑跳的數據分析師 分享 #面試攻略 #跨國生活 | 2018 美國加州 2019 泰國曼谷 2020 台灣遠端躲疫情 2021 至今移居英國倫敦